财政部:加大对财政困难县区转移支付力度 保障基层“三保”

原标题:财政部:加大对财政困难县区转移支付力度 保障基层“三保”

中新网7月14日电 财政部14日召开2022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,三保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薛虓乾表示,财政财政当前,部加保障受疫情和退税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,大对县区财政运行压力较大。困难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财力支持,县区督促省级财政部门落实主体责任,转移支付加强财政运行监测,力度筑牢兜实“三保”底线。基层

一是三保中央加大支持力度。2022年中央财政安排的财政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有两大特点,一是部加保障规模大,二是大对增幅高。从规模来看,困难2022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近9.8万亿元,县区规模为历年来最大;从增幅来看,2022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比上年增加约1.5万亿元,增长18%,增幅为近年来最高。其中:为支持地方落实好留抵退税和其他新增减税降费政策,中央财政安排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预算1.2万亿元。这1.2万亿元,列入今年预算8000亿元,列入明年预算4000亿元。通过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,确保县区在落实大规模退税减税政策的前提下“保基本民生、保工资、保运转”所需基本财力。

二是压实地方保障责任。按照“县级为主、市级帮扶、省级兜底、中央激励”原则,落实分级负责制。督促省级财政部门切实承担主体责任。建制县(含县级市)的财政运行由省级财政负主要责任,市辖区的财政运行由所在地级市负主要责任,将“三保”责任一贯到底。对部分财政运行紧平衡县区,要提前采取支出管控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,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。

三是完善运行监测机制。对地方“三保”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、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、暂付款、国库库款等,开展联动监测和动态预警。发挥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就地就近优势,与所在地省级财政部门建立会商机制、对重点县区建立联系点制度,深入了解、动态监测基层财政运行情况。对审计监督和日常监测中发现的个别县区运行风险,及时督促整改到位。

四是优先保障“三保”支出。督促地方将“三保”支出作为预算支出重点,坚持“三保”支出在预算安排中的优先顺序。今年5月,财政部印发通知,要求各地将疫苗接种、核酸检测、患者救治、一线医务人员工作补贴、防疫物资及必要生活物资保供等疫情防控必要支出,作为“三保”支出的重要内容,在预算安排和支出顺序上予以优先保障。要求省市级财政部门充分考虑基层疫情防控支出需要,加大对财政困难县区转移支付力度,制定对突发疫情县区的应急财力保障预案,保障基层“三保”不出问题。(中新财经)

休闲
上一篇:加蓬前驻华大使:开放的中国是全球发展的榜样
下一篇:亏损扩大靠长城输血,蜂巢能源能撑起600亿估值吗?